香港女生下田 荔枝窩復耕種米
發布時間: 2017/06/06 14:01
最後更新: 2017/06/06 14:01
有400年歷史的荔枝窩是客家村落,昔日村民以務農為生,到六、七十年代原居民外移,沒人料理的土地就變為乾土。3年前,由4位女生(Ivy、Natalie、Monti和Daisy)組成的「心耕」,在荔枝窩復耕,耕作的農地是古村旁偌大土地的其中一小塊,佔約2,000多呎,主要以稻田為主。
現時「心耕」的稻田長滿高高的綠秧,3月落的秧,現在開始抽穗了,「抽穗後會開花,接着是育穗,即稻穗開始飽滿。搭起防鳥網是防止雀鳥啄食稻穗。」在香港大學修讀社會學碩士的Natalie說。
3年下來,至今已是「心耕」的第4茬米了;第一茬米收成時只有12kg,現在的收成已躍升好幾倍。Natalie笑着憶述,種第一茬米時,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。
抽穗後就是灌漿,即稻穗開始積聚米漿慢慢脹大,這過程需要很多水,但我們不懂,而且亦掌握不到水源和水流,所以收回的米很瘦。
落地親近泥土
Natalie3年前只是普通大學生,一次台灣交流經驗,當地學生對社會議題的熱情投入,推動她貼地認識香港土地,回港後,她參與了港大推出由林超英帶領的荔枝窩復耕社區項目,親身向土地學習。半年課程結束,她決定申請資助在荔枝窩發展小型農業,組班人選第一個找的人腳是Monti。
現為環境藝術工作者的Monti,小時候家住馬屎埔,姑姐爺爺嫲嫲都種過米,長大後又走到芬蘭修讀環境藝術,回港後一直從事相關的藝術和教育工作,因緣下參與荔枝窩復耕課程,課程完畢後,她是30多位學員中唯一留在荔枝窩租住的人。小斗室一方面作藝術工作室,一方面是「心耕」心戰室。
Monti多點子,當日她和Natalie組班,就力邀在中大修讀環境科學的Ivy加入,目的是想Ivy在田裏實驗「魚米共生」。「研究過後發覺,這裏的水源不穩定,魚很難養大。」Ivy說。
Ivy原本在澳洲唸環境科學,最愛是泥土科學,後來她休學回港,卻意外碰上荔枝窩復耕課程,讓她領悟到香港的農地保育發展事有可為,於是決心留港繼續學業。
對環境教育有興趣的她,在料理農地外,也參與荔枝窩辦的教育工作坊,帶動小朋友畫泥土畫。
香港沒有專科研究泥土,因為我們不是農產社會,但泥土確實很重要,現實是內地的土地有重金屬污染,香港人卻每天吃着內地種的食物……在香港討論泥土,應該沒太多人想知,所以我用泥土畫的方式。
田邊藝術研究所
「心耕」所隸屬的農地計劃最近得到延長資助,預計農地持續運作多三、四年,作為領軍人之一的Monti,除了會繼續鑽研作物種植,最大心願是把工作室發展成「田邊藝術研究所」,目標是召集另一批有科學背景的朋友加入。
「主要是想提供多些視點去看藝術和這個社區,再想出更多創意方法來appreciate荔枝窩。」作為村裏唯一「駐場藝術家」,Monti還透露,未來她會在荔枝窩籌辦藝術節,將藝術融入真實環境。
經過4茬米的插秧、抽穗、開花、結穗,她們各自找到對這片土地的未來想像。
【延伸閱讀】50後退休夫婦 農田上打造書屋分享快樂【有片】
【延伸閱讀】人生如耕種 前CEO變生命農夫助弱勢
【延伸閱讀】港女西班牙開民宿做農夫:香港人太Chur
撰文 : Witty TOPick記者